现代CPR心肺复苏术起源于我国汉朝
急救医学对于心肺复苏应用有悠久历史,历代医书典籍均有记载和论述,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。今对其进行归纳与整理,上海启沭医学仪器有限公司力求反映出我国古代应用CPR术的概貌及发展变化。
(一)汉代最早的中医心肺复苏术记载
东汉张仲景(约145-208)所著《金匮要略》(约成书于三世纪初)中“杂疗方”曰:“救自缢死……徐徐抱解,不得截绳,上下安被卧之。一人以脚踏其两肩,手少挽其发,常弦弦勿纵之;一人以手按据胸上,数动之;一人摩捋臂胫屈伸之,若已僵,但渐渐强屈之,并按其腹。如此一炊顷,气从口出,呼吸眼开,而犹引按莫置,亦勿苦劳之。同时代的《华佗神方》(后人辑录)一书中也有类似描述。这是迄今世界上最早的关于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抢救的详细记载,其时间早于西方约一千多年。书中所述的复苏方法,包含了以下多方面的急救技术:①体位:平卧状态,“安被卧之”;②畅通气道:以一人登肩挽发,使患者头部后仰,颈直咽开,气道通畅;③胸外心脏按压:另一人手按患者胸部,频频压动;④压胸抬臂通气:在胸外按压同时,再以一人屈伸患者臂胫,舒展胸廓,以利呼吸;⑤腹部揉按:推动膈肌向上,增加横膈运动以助通气;⑥持续复苏:上述复苏技术,既体现了多人合作(三人以上),还强调了复苏的持续性,即不可任意中断心脏按压等措施,需坚持至少炊一顿饭的功夫,直至抢救最终成功。可见早在1700多年前,中医就采用了较为有效的综合复苏方法,来救治自缢等呼吸心跳骤停的危急病人,尤其是其抢救细节记述得如此清晰与准确,今天也不得不令我们叹服。
(二)晋代与六朝时期人工呼吸受重视
晋·葛洪(284-364)所著《肘后方》中救卒自缢死方曰:“徐徐抱解其绳,不得断之,悬其发,令足去地五寸许,塞两鼻孔,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,令人嘘之。有顷,其腹中砻砻转,或是通气也,其举手捞人,当益坚捉持,更递嘘之。若活了能语,乃可置。若不得悬发,可中分发,两手牵之。又方:皂荚末,葱叶吹其两鼻孔中,逆出,复内之。另据《中藏经》(考此书系六朝人辑录华佗遗方而成,约3-6世纪)所载:“治缢死方,先令人抱起,解绳。不得用刀断。扶于通风处,高首卧。取葱根末,吹入两鼻中,更令亲人吹气入口。候喷出涎,即以矾石末,取丁香煎汤,调一钱匕灌之。从以上两书的记载表明,到了晋代以后,人工呼吸等复苏方法得到加强,其应用时间也早于西方约一千多年,且主要实施技术也有所提高,表现在:①注重环境:“扶于通风处”,以利改善缺氧;②体位变化:抬高下肢,离地“五寸许”,增加静脉回心血流;③口对口人工呼吸:直接“吹气入口”,形成一定的潮气量并供氧;④仍然强调复苏的持续性:“更递嘘之”,直至苏醒“活了能语”方可停止;⑤加用刺激复苏法:将辛香刺人的药末(皂荚、葱根等)吹入鼻中,促使患者喷嚏或咳嗽而达复苏效果,可谓是“咳嗽心肺复苏法”的最早文字记载;⑥配以内服药抢救:取矾石、丁香等药煎汤灌之,通络醒神开窍,助人工呼吸、心脏按压等复苏措施,以达更佳抢救疗效;⑦早期的“口咽通气管”:将芦管插入口中至咽腔吹气,同时塞鼻,既可防止气流外溢,又能增加正压通气,以形成使患者肺部充气的足够气压,是有效的“紧急气道控制措施”。用芦管吹气复苏,正是当今人工呼吸时的“口咽通气管”在古代的最早雏形,是葛氏的一大发明。虽然当时已强调了以“亲人”行口对口人工呼吸,但芦管通气则技高一筹,也克服了直接口对口接触在心理和卫生方面的犹豫。这种技术的出现,不仅早于西方一千多年,且至今仍被国内外复苏学者们所倡用。
(三)隋朝作了CPR理论上的探讨
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,主持编撰了《诸病源候论》一书(610),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论述病因、病机及证候学的专著。其在“自缢死候”云:“以绳物系颈,自悬挂致死,呼为自缢。若觉早,虽已死,徐徐捧下,其阴阳经络虽暴壅闭,而脏腑真气故有未尽,所以犹可救疗。”在“溺死候”亦云:“人为水所没溺,水从孔窍入,灌注脏腑,其气壅闭,故死”。上述朴素理论,阐明了有关病因、病机,即凡缢溺之人,均可因窒息等因素致脏腑气机壅闭、经络血脉不通而死(呼吸心跳停止),治当①尽早紧急复苏:“若觉早,虽已死……犹可救”;②恢复呼吸和循环:根据其病因病机,理应以保证通气,改善缺氧,重建循环等为抢救的主要目的,故人工呼吸、心脏按压等复苏措施则必然成其为基本急救技术。这在1300余年前就能提出如此透彻的见解,实属难能可贵。
(四)唐代对早期CPR术的改进
唐·孙思邈(581-682)所撰《千金要方》(651)卷25“备急”曰:“治自缢死方,强卧,以物塞二耳,竹筒内口中,使两人痛吹之,塞口傍无令气得出,半日死人即噫噫,即勿吹也。又方:捣皂荚、细辛屑如胡豆大,吹两鼻中。又方:兰青汁灌之。又方:灸四肢大节陷大指,曰地神各七壮。”由以上记述可知,到了唐代,对CPR术在方法与细节上又有所改进:①首次加用灸法急救:在已有心脏按压、人工呼吸、刺激(咳嗽)复苏、药物灌服等基础上,又引入艾灸,刺激有关经穴(地神等)温通经脉、调和气血,以加强综合复苏效果,提高抢救成功率;②口咽吹气管的更新应用:将芦管改进为竹管,加以塞鼻、塞耳、塞口旁,较之过去既增加了口咽管的硬度,保证控制气道,更防止气流从各处外泄,以提高足够的通气压力;③复苏时间延长:从汉代的“一炊顷”功夫到唐代的约“半日”,表明古人对复苏的认识又有所提高,即不应轻易放弃或中止抢救,应有一定的复苏时限。孙氏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,将古代CPR方法作了适当补充与改进,尽管文中有欠完美之处(如“塞耳”),但仍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。
(五)明代CPR应用的广泛与普及
从东汉张仲景发明了心肺复苏术后,经过晋、唐、宋、元等历代的演变发展,至明代,口对口人工呼吸等复苏技术被广泛应用,甚至已普及于民间。如明代作家冯梦龙编写的《醒世恒言》(1627)一书中就有关于“口对口人工呼吸”的翔实记载。书中有一短篇《张廷秀逃生救父》,描述明代万历年间(1573-1619)的市井生活与民俗风情,内容梗概记述张廷秀之未婚妻王玉姐,因她父亲误听谗言胁逼解聘,玉姐不从,在绣阁上悬梁自尽。后为家人发觉,王员外叫丫环取刀割断缢索抱其上床,使其母徐氏“嘴对嘴打气,连连打了十数口气,只见咽喉气转,玉姐渐渐苏醒,还呜呜而哭。”其故事全用写实手法,情节真实可信。足见在约400年前,我国市井平民就已经能熟练应用“口对口吹气”等复苏方法来进行现场急救,这不仅比西方记载的首次施行成人口对口人工呼吸(Tossach,1771)要早约150年,而且已达到了如此广泛的普及程度。
(六)清朝时期CPR术的完善
时至清代,人们对危急病症的急救意识日渐浓厚,这一时期,出版了不少急救专著,如胡其重的《急救危症简便验方》(1673);叶廷荐的《救急备用经验汇方》(1801);程鹏程的《急救广生集》(1803)等等,书中不乏对各种危重症的复苏记述。不仅如此有关心肺复苏技术还漂洋过海传到周边邻国,广为接受与认可。如日本汉方著名医学家丹波元简所著《救急选方》(1801)的上卷五绝死门中引‘清·史典撰《愿体集》’曰:“凡自缢之人,若绳细痕深者,最称难救。须急令人抱,将结解开,切勿割断绳子。以手揉其项痕,捻圆气管,并摩按胸腹。或用手扪其口鼻;或用口对口接气。令一人以脚踏其两肩,手挽其发,常令扯急,不可使头低下……若手脚已经僵直,必须盘曲,如僧打坐之状。急以两管吹……再碾生半夏末、皂角末,吹入鼻孔。以针尖刺鼻下人中穴;以艾灸脚心涌泉穴,男左女右各三醮……再以姜汤,化苏合丸灌之。如无苏合丸,以浓姜汤灌之。其一切治法,必待气从口出,呼吸眼开,方可歇手。苏醒后,只宜少饮粥汤,润其咽喉,不可骤与饭食。依此拯救,再无不活之理。”丹波元简又补引‘清·顾世澄撰《疡医大全》’云:“必须心口尚温、大便未下、舌未伸出者救治。”由以上可知,至清代心肺复苏术已经明显发展:①总结了前人的实际经验,如“绳细痕深者,最称难救”等以提示后人注意;②补充与完善了复苏方法:计有心脏按压、人工呼吸、捻圆气管、仰头畅喉、摩按腹部、口咽管通气,以及刺激促苏和针法、灸法;汤药、丸剂等等综合多种急救措施,以期共同提高复苏成功率;③明确了实施复苏与否的界线:正式提出了“心口尚温,大便未下,舌未伸出者”有复苏指征;④措施规范:制定了先后有序的多达十余个步骤的复苏规程,并强调“依此拯救,再无不活之理”;⑤有关技术被认可和推广:发展至清代的CPR技术日渐正规和完善,故而广泛传播到海外,被外国的医学家们所接受及应用(如日本、朝鲜等),最终促成了后世现代CPR心肺复苏术的更大发展。
- 上一篇:心肺复苏模拟人进社区培训活动 2016/6/19
- 下一篇:心肺复苏模型 急救模型 假人教学训练培训主要步骤 2016/6/17